导读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全球发展态势并不乐观,东盟国家不免对本国的经济前景有所担忧。但根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预测,在后疫情时代,东盟已经并将持续从中国经济复苏中受益。2022年RCEP生效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大幅增长,再创新高。今年初以来,中国经济强劲复苏,制造业、服务业、房地产行业均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这将进一步拉动东盟经济发展,帮助其应对复杂严峻的全球贸易环境。
作者:陈光炎
(Tan Kong Yam)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
新加坡贸工部经济研究署前署长
近年来,全球局势并不太平:美国保护主义抬头,加剧了中美两国间的紧张态势;欧美各国货币政策收紧导致其经济增长疲软;俄乌冲突延宕起伏。多重因素叠加之下,东盟各国正步入一个动荡不安,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就像扁舟小艇上的乘客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时会瑟瑟发抖那样,东盟各国也愈发对本国的经济前景感到恐惧和担忧。
值得庆幸的是,作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和拉动发展的“火车头”,中国经济在后疫情时代愈发呈现复苏态势。
世界银行分析认为,中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能带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GDP分别增长1.3、0.8、0.6、0.5和0.4个百分点。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3年1月发布的最新报告预测: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回升至5.2%。彭博社根据私营部门经济学家的分析,编制的报告则更为乐观,预测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5.5%。相反,外界预估2023年美国经济增速为1.4%,欧盟为0.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新、马、泰、菲和印尼等五个东盟主要成员国今年将从中国经济发展中受益,实现4.3%的可观增长。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当年中国对东盟的进出口总额达6.5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5%。其中,出口3.79万亿元,增长21.7%,进口2.73万亿元,增长6.8%。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发展得益于RCEP落地后产生的积极效应,极大促进了区域内价值链的延伸发展。
自年初以来,中国经济强劲反弹,制造业活动创近十年新高,服务业扩张明显,此前疲弱的房地产市场也企稳回升。
制造业方面,今年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2.6,为2012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衡量服务业和建筑业发展水平的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6.3。这两项数据大大超出了经济界预期,再次清楚地表明,2023年中国经济将迎来强劲增长。
在这一背景下,PMI是自去年末疫情防控措施优化以来,首个显示出经济复苏势头的综合性数据。这表明疫情大潮退去,企业在春节后迅速恢复生产。综合分析各项数据,中国经济反弹态势明显,这也有利于政府制定政策进一步助力经济复苏。
对于东盟来说最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复苏推动了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发展。上个月,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PMI攀升。相比之下,日本的制造业正在衰落,受其影响,东北亚地区的复苏势头就要弱上许多。
商业方面,综合彭博社和百度数据,最近几周,中国主要城市的拥堵程度达2022年以来最高,这进一步佐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北京、上海、重庆等主要城市的地铁客运量已经恢复至,甚至高于疫情前水平。此外,2月28日,瑞银集团最新发布的中国消费者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外出就餐、商场购物、线下娱乐等消费量也有所增加。
地产和投资方面,百强房企的销售数据显示,中国住房销售量出现了20个月以来的首次增长。此外,2022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也实现连续第三年增长。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891.3亿美元,同比增长8%,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2021年外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为1734.8亿美元,2020年为1443.7亿美元。这表明即使受贸易战、“科技战”和疫情的严重影响,中国仍然具有强大的投资吸引力。
2021年,中国民营企业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8%,远高于外资企业(34%)和国有企业(8%)。在中美关系不断恶化,经济形势不温不火的背景下,民营企业保持发展活力至关重要,有力推动了双边贸易总额逆势增长5.1%,从2021年的6574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6906亿美元。
在东盟的贸易伙伴中,中国的经济主导地位显著加强。中国与东盟的商品贸易占东盟贸易总额的比重从2012年的13%上升到2021年的20%,远超美国(11%)、欧盟(8%)和日本(7%)。未来,RCEP有望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
对东盟中小国家而言,中国经济的“火车头”作用或将愈发重要,帮助东盟应对日益动荡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贸易环境。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