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剧照
剧照
作为八零后的尾巴,依稀记得童年时胡同里小摊贩传来的吆喝声和逢年过节街坊邻里互道吉祥的熟络,记得打月饼、逛早市、备年货、抄水表的画面。记得父辈郑重其事的讨论、拆迁搬家、下海经商的时代影音。在街坊集聚的空间下,曾经的老城区大家互相熟悉,年长的婶子、大娘在仲夏夜的大树下摇着扇子讲起从前,远游归来的大学生和商人描述着外面的世界,遇急事外出的人把孩子托付给邻里照看。在无数个平凡的日子里,胡同迎来新生,送走故人,展示着寻常百姓家的万千气象。
《风雨半道街》中搭建的故事场景,将我唤回熟悉的往日时光。在喜怒哀乐的剧情中渗透着中国人真挚善良、患难与共的纯良底色。剧中两位父亲的角色“刘厚田”“徐长顺”,让我觉得很熟悉,仿佛身边的父辈,他们大多数一生沉默寡言、勤劳朴素、坚韧隐忍。我的父亲甚少与我交谈,只是在微醺时打电话聊聊近况,寥寥数语间似乎又怕打扰子女,匆匆挂断。我从未深入过父亲的内心,却可以感受到他存续多年的隐忍与付出。他们生活在长兄如父的时代,仍然会践行“一诺千金信必忠”的誓言。如同剧中有责任、有担当的刘厚田,因徐长顺替自己值夜班发生意外,便主动将小儿子过继给徐家,默默关照长顺的遗孀与子女。对于二凤的指责和谩骂,始终保持沉默。退休后仍以卖报补贴家用,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父爱如山的铁血柔情。无论是为他人解忧而付出生命代价的徐长顺、还是恪守信义的刘厚田,都是典型的中国式父亲的缩影。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是该剧的一大魅力。本剧通过讲述刘、徐两家三代人在上世纪后半叶的恩怨纠葛,展现出半道街的浮生百态众生相。剧中始终以人情世故作为故事的主线,关于年轻人的择业和婚恋显示出浓厚的时代烙印。上世纪传统民居以熟人社会为主,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随之改变。照看孙辈或随子女内迁的老人,被迫从熟悉的乡镇中抽离。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往往缺少邻里往来的乡村气息。智能时代的到来使老年人在城市生活中举步维艰。但是今日,很高兴能够看到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进行全方位的适老化改造。正如本剧中亲切的方言,有时代烙印的物件,通俗易懂的剧情,善意的迎接了对话剧不甚了解的中老年观众。值得一提的是,剧中角色的设置从人物性格到服饰设计各有千秋,演员们用精湛的演技,成功地树立起每个角色的独特性。话剧演出中常常出现为了展示情境效果而用力过猛的现象,张晓红饰演的金花妈妈,始终自然生动、张弛有度,如同生活在身边的某位故友、长辈。演出结束后,导演代岩诚恳邀请大家带老人前来观看,着实令人感动。整场剧并非完美,但贵在真诚。些许小瑕疵正如被打磨的生活,始终保留改善的空间。好的剧本是献给岁月的礼赞,是老少皆宜的平民史诗。
作家余华曾经说过“人性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本剧编剧以变化的时代为背景,巧妙地捕捉到中国人不变的精神内核。剧中建设和小龙的离家出走、卫红的投资屡屡失败、大凤的不幸婚姻、二凤的飞扬跋扈,最终被大家庭所包容和接纳,完成了角色的自我救赎与回归。蕴含物极必反的隐喻。看似疯疯癫癫的四高,拥有难得糊涂的通达。在场景布置中,独酌于月下的孤寂、残垣断壁下的雪景、辞旧迎新的红灯笼,残月的意境与满月的寓意等,充满了中国式审美特征。中国人喜欢大团圆,剧终小龙的回归、老姐妹的重聚、两对子女的姻缘,使结尾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家以和为贵”和“百善孝为先”的思想体系。逝去的岁月中包含了一代人的热血青春,一代人的隐忍和付出,一代人的喜怒哀乐。
得闻土逗剧社仅以二十人之力倾心打造《风雨半道街》,且多年凭借热爱自筹自演,甚为感动。本人非相关专业,仅以普通观众之微观作评述。《风雨半道街》丰富了内蒙古本土话剧的多样性表达。在如何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如何协调本土文化与戏剧艺术同步发展,如何保持雅俗共赏等问题上,做出具有开拓性和启发性的先行之举。期待土逗剧社再创佳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