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伴随数字经济的发展,新型消费、平台消费逐步成为消费日常,但也引发了新的消费纠纷。我国是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如何保障老年人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消费权益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监督部主任张德志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老年人要做好个人信息保护。
重视老年人金融维权,做好个人信息保护
张德志表示,从宏观角度来看,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诈骗行为时有发生,老年人在金融领域的消费维权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虽然平台、App等对一些违法商品或服务有拦截功能,并对转账风险进行提示,但也难以对抗不法分子采取的多种手段和途径。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转账即时到达,让老年人遭遇诈骗造成损失的概率提高了。主要因为老年人安全防范意识较差,比如对账号密码保护不够,容易被诱导操作。建议老年人设立两个账户,把基本账户和平时用于消费的账户适当分开,降低损失程度。
另外,智能穿戴产品涉及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老年人在得到免费产品过程中,可能需要大量个人信息登记。所以,面对这种情况,老年人要做好个人信息保护。有些智能产品开始免费,一两年后要收费,需要判断产品体验情况,如果合理收费获得相应服务,也可接受。如果产品服务及价格不及预期,可以停止使用。
建议老年人规避高息揽储、高回报率的金融产品
张德志认为,老年人理财希望“钱能生钱”,这也是一种养老焦虑。金融诈骗瞄上老年人,主要是老年人有存款,会购买一些自己并不了解且不适合自己的基金、保险等。老年人应规避高息揽储、高回报率的金融产品,倾向稳健理财,相对有保障。目前,市面上还存在短视频教授理财、防骗方法等模式,然后添加微信入群等,可能有一堆“托”围猎老年人,对此也要提高防范意识。
慎重选择“以房养老”
张德志表示,“以房养老”带有金融性质,涉及问题很多,一定要慎重选择,如用房屋未来产权提升自己现在的生活品质,要找好主体,签好协议,留存好凭证。一旦出现问题,如产权已经过户,还会面临善意第三人的问题。即使是责任方,也有不同比例责任分担及偿还能力不足等问题。受害人最后能够保住房产又不受损失的概率比较低。这种纠纷处理起来也非常难,不仅是民事案件,往往还涉及刑事犯罪。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