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见》分为《诗意地栖居》《前行的生活》《时光中回望》3个篇章。该剧创新性地使用了“舞蹈剧场”的表现形式,采用现代的舞美元素和诗意的舞蹈创作手法,将当下的生活,以肢体表达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据介绍,《如见》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打造的重点舞台节目,由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等出品。此次演出,是继2013年舞剧《马可·波罗传奇》后,呼和浩特市推出的作品再次登上国家大剧院。
(资料图片)
此次首演
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推出的作品继2013年舞剧《马可•波罗传奇》后
第二次登上国家大剧院
《如见》由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
北京有点逸思文化传媒出品
以呼和浩特这座现代化城市的开放包容为底色
打破地域文化的局限
不囿于一时一事、一人一物、一局一域
以广阔的视野、独特的眼光、深邃的思想为创作初衷
探索了现当代舞创作的全新境界
塑造了国际视野的文化品牌
受到了多家媒体的关注!
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
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中国新闻网等媒体平台
在重点时段、重要位置进行了播发报道
青橙融媒的多个平台也进行了同步报道
带起了一波强有力的宣传热潮
↓↓↓
《如见》的演出话题也一度登上“热搜”
引起网友们强烈的关注
通过舞蹈剧场《如见》
对于“孕育该剧的土壤”呼和浩特市
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这部由呼和浩特市倾力打造的重点舞台节目
首演即获得了广大观众的高度认可
此后还将赴广州、上海等地巡演
希望《如见》能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有更好地展现!
《如见》凭啥“一票难求”
立春当日,国家大剧院,《如见》首演,座无虚席。元宵之夜,《如见》再演,一票难求。
本月下旬,《如见》将抵演上海,票已售罄。
二月中旬、三月上旬,《如见》要先后落地广州、杭州,目前预售火爆,呈抢票态势。
《如见》能够胸有成竹大胆进驻京沪穗杭底气何来?
记者亲临现场,所见、所闻感触颇深,《如见》这场舞蹈盛宴之所以吊足了观众胃口,核心是通过“三个力道”把新时代文艺创作中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现实与未来,以及艺术市场供需关系处理得非常贴切。
力道之一是开放之力。《如见》的格局是“山高岂碍白云飞”,用首都观众的话讲,通过《如见》,重新认识了内蒙古,刷新了对呼和浩特这个祖国北部边疆省会城市文化底蕴和文化张力的认知。青城不是封闭的,青城文化更不是狭隘的,这场盛宴既由呼和浩特市文投集团歌剧舞剧院青年艺术家实力演绎,又力邀国内业界权威人士担纲艺术指导和总导演,包括作曲、舞美、灯光、服装、造型和多媒体设计,都集众家之长于一体,彰显出呼和浩特宏大的格局和视野,与“强首府”战略和提升文化能级可谓一脉相承。
力道之二是包容之力。《如见》的包容是“墨香到骨花能言”,用业内人士的话讲,作品既融合了内蒙古的民族文化底色,又体现了东方哲思元素,不古板、不僵化。比如肢体表达中虽然有草原文化中的大雁、苍狼、骏马等形象,但演员们以现代舞的形式演绎,不求绝对形似,而是用意象化的表达象征不同的人生状态,让观众有充分的遐想和“对号入座”的空间;再比如,音乐创作中更加注重将蒙古族长调等民族音乐的特质融入国际化的听感,综合运用交响乐、打击乐、马头琴等乐器,侧重展现人物内心感受,创作出体现东方文化的旋律,力求将地域文化展现出世界性表达,彰显了呼和浩特市包容厚重、充满活力的城市精神。
力道之三是自信之力。《如见》的自信是“梅花香自苦寒来”,用闻讯抢票者的话讲,如此高质量的作品来自呼和浩特,令人刮目相看。《如见》一票难求,除了以上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呼和浩特市正在下大力气提升城市文化能级,强调进一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打造文化品牌,更深层次是要把这座城市的精气神立起来。应该说,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作品内容和文化的双向奔赴,成为《如见》见即惊艳的内涵所在。而难能可贵的是呼和浩特多年来始终用心用情用力培养着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年轻文艺骨干队伍,比如《如见》从演员到导演虽然平均年龄不到30岁,但这支年轻的团队却有的摘获过“文华奖”,有的屡得“荷花奖”,他们的国内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呼和浩特展现时代风尚、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