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 > 详情

数据| 春节期间为何消费大热而楼市超冷?这是否表征全年经济主调?

2023-02-06 14:10:55来源:许子

农历癸卯兔年,是全国人民疫情后度过的首个新年。

春节刚过,我们不妨来盘点一下春节期间的经济动向。 大众的消费和投资动向,对今年的经济前景无疑有很强的指标意义。


(资料图片)

从春节假期的大数据观察,在消费和地产两个经济重点领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表现。

春节期间消费大热,部分指标已超过疫情前

刚过去的兔年春节,是全国人民压抑已久的消费和旅游出行欲望的大爆发。国税总局公布的发票数据显示, 今年春节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2%,比2019年春节同期增长12.4%。 由于刚从三年疫情中走出来,居民消费能力还有待修复,今年春节能实现如此高增长实属不易。

从春节消费场景的各项数据来看,需求回暖形势良好。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今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

国家电影局初步统计,2023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达到67.62 亿元,仅次于2021年,位居历史第二位。因为2021年有就地过年的限制,对于电影票房有额外贡献,今年春节电影票房实际上已经恢复至疫情前。

根据百度迁徙指数,今年除夕至正月初五,全国百度迁徙指数为647.64,较2022年春运同期高39.9%,比2019年春运同期高23.9%,显示全国人民的出行情况基本恢复至疫情前。

交通运输部数据,1月8日-1月26日,全国高速公路小客车日均流量约3139万辆次,同比增长20.4%,较2019年同期增长12.2%,已超出疫情前水平。

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10%和13.5%,比2019年春节假期分别增长13.1%和8.1%。生活必需品消费也明显恢复。除了旅游饭店、旅行社尚未回升至疫情前水平,其他各项消费增速均已超过2019年水平。

从物流业也可看出消费回暖迹象。国家邮政局数据,今年春节假期(1月21日至27日)揽收快递包裹约4.1亿件,比去年春节增长5.1%,较2019年同期增长192.9%;投递快递包裹3.3亿件,比去年春节增长10.0%,较2019年同期增长254.8%。

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商品和服务消费强势回升,多项数据已经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扩大内需是2023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兔年春节的开局之战,展现出可喜局面。

春节期间楼市超冷,大众对救市政策无感

受疫情影响,国内消费长时间低迷不振,今年春节期间的消费强势复苏,预示着2023年扩大内需的前景看好。而过去几年,另一个产业萧条的重灾区房地产业,在今年春节的表现则令人失望。

据各城房管局统计,2023年1月21日至1月26日(除夕至初五),全国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共3.16万㎡,仅为2022年同期的17.8%。从区域上看,2022年春节商品房成交主要由一线城市贡献;而今年春节的商品房成交变成二、三线城市主导,分别达到40.4%和53.6%,一线城市成交面积占比大幅下降,仅为6.0%。

今年春节的楼市不仅成交面积同比跌幅很大,从时间轴上看,最近五年春节假期及前后时间段的楼市同期表现,2023年也是最为弱势的一年。

从30大中城市数据来看,2023年春节假期及前一周(共14天)的商品房成交面积较2017-2021年春节同期的平均水平下降30.4%,与去年12月的地产销售表现基本一致(较17-21年同期平均水平下滑30.3%),低于市场对春节返乡置业的预期。克而瑞的数据也显示,其追踪的40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覆盖更多三四线城市)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2%。

尽管去年底以来,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政策全面反转,但跟对房企大力度的资金输血相比,针对购房者的刺激措施显得不痛不痒。表面上政策利好连篇累牍,但成交数据不会骗人,广大客户对新春楼市依然态度冷淡。

在30城春节假期成交中,三四线城市表现好于一二线城市,但也是矮子里拔将军。从历史上看,返乡置业一直是中小城市房地产重要的销售季,中小城市和县城是返乡置业的主战场。但从今年春节的楼市数据看,返乡置业有成为鸡肋之势。

根据全国64城商品住宅成交情况,2023年第4周(除夕至初六),64城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年初至今累计增速-85%。各线城市走势基本一致,一、二、三四线春节成交同比增速分别为-97%、-92%、-93%,年初至今累计增速-87%、-84%、-85%。

当把统计样本从30城放大到64城,楼市长期疲软的三四线城市,销售情况与一二线城市几乎没有区别,在今年的春节档销售中均表现惨淡。

今年春节,不排除少数城市个别项目,售楼部人头攒动、返乡置业业绩喜人的案例。但从总体上看,在人口负增长的阴影下,本就是人口外流重灾区的三四线城市和县城乡镇,返乡置业将是一个渐行渐远的历史概念。

消费大热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 预计 楼市救市政策会向购房者大力倾斜

今年春节,全国人民强烈的出行愿意和旺盛的消费数据,对苦盼内需崛起的管理层是个好消息。但也要看到,兔年春节消费是大众在三年疫情结束后,被压抑的需求集中释放的产物。春节的报复性消费有其特殊性,能否持续下去还有待观察。

旅游与观影是春节假期消费最火爆的两个门类。

2019年除国内游外,出境游人数可观;而2023年春节,出境游刚刚放开,与2019年无法相比。根据香港旅游发展局数据,2023年春节假期内地旅客访港人数为94880人,仅为2019年同期的6.8%。如果将2023年的国内游与2019年国内游+出境游相比,旅游收入的恢复程度,要低于公布的数据。

今年春节旅游消费,在人均消费金额上也低于疫情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今年单人的旅游花费约在1200元左右,低于2019年的水平。而根据香港旅游发展局数据,2019年内地游客在香港的人均消费为5990港元,远远超过国内游人均消费水平。另据统计,今年春节海南人均旅游消费仅为2019年的59%。

这些现象都说明, 居民的旅游出行意愿在回升,但消费能力上的修复还有待时日。

2023年春节取得史上第二高的票房收入,业绩主要来自票价提升,在总出票和总场次上低于2019和2021年。票价上,2019年平均44.6元,2021年平均48.8元,2023年平均票价高达52.4元。而2023年的票房还要低于2021年,说明今年疫情放开后的报复性消费低于2021年同期(2020年疫情结束不久)的水平。

今年春节的消费热潮,是对过去三年缺失消费的集中补偿。在春节这个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额外增加些旅游和观影支出,大多数家庭都是能够接受的。 今年春节,众多消费项目的人流数据超过了2019年,但在人均消费支出上,尚未恢复到疫情前。

尽管社会生活已经恢复正常,但疫情对居民心理和经济上造成的“疤痕效应”,不会那么快消除。在居民收入状况有实质性提升前,今年消费前景不宜盲目乐观。

一年一次的春节大团圆对国人属于消费刚需,多数人咬咬牙也能接受。而买房关系到家庭长期负债,房地产才是对经济回暖的真正考验。春节假期, 全国楼市的凄清,反映出居民“愿意花小钱、不愿花大钱”的心理。 本质上还是对房地产和未来经济前景缺乏足够信心。中国家庭收入状况已经支撑不起又一次加杠杆买房。

上海豫园景区民俗灯会,新华社

对房地产问题、前景的分析对策,中国地标城策院有多篇文章论述,本文不再啰嗦。自从去年底,房地产重新树立为支柱产业后,对房企的饱和式金融救援持续至今,但楼市成交数据说明居民对房地产的兴趣不浓、信心不强。

目前的救市思路仍然停留在房地产黄金时代,想通过救供给端来保房企和土地财政,对购房客户的信心和购买力,缺乏保障性兜底政策。进入2023年,各主管部门对房地产的支持表态嗓门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银行对提前还贷业主设置种种奇葩障碍。这都证明, 在房地产既得利益上,很多部门还有习惯性依赖。政策上对需求端的政策扶助远未到购房者心理位。

2023年,扩大内需是经济的中心工作,居民消费和房地产都是经济增长的重头戏。

今年春节,透过大众消费和楼市销售冷热不均的表象,揭示出经济复苏的核心难题依然是:如何在疫情后提振全社会的消费信心以及修复居民的收入和负债表?

(申明:凡转载本头条号原创文章,须取得授权,并注明“转载自【中国地标城策院】头条号@许子 原创文章”,否则视为侵权并被追究责任。)

标签: 成交面积 同比增长 商品住宅

上一篇:厦门市图书馆及各分馆开放时间(最新) 全球球精选
下一篇:最后一页